<iframe title="苹果自研模型很强,开始后来居上 // 会员专属" src="https://www.youtube.com/embed/5oUj_0-_vSM?feature=oembed" height="113" width="200" allowfullscreen="" allow="fullscreen" style="aspect-ratio: 1.76991 / 1; width: 100%; height: 100%;"></iframe>
#苹果 #大模型 #端侧AI #云端AI #AI趋势 #iPhone
## Key Takeaway
- 苹果公司在AI领域通过自研取得了显著进展,发布了强大的端侧小模型和云端大模型。
- 苹果的端侧3B模型在iPhone 15 Pro上表现出与许多7B模型相当的性能,并通过adapter技术优化了特定任务的效率。
- 苹果的云端大模型已达到GPT-4级别,使其在AI方面具备独立性,无需过度依赖其他大模型厂商。
- 苹果在移动终端AI落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,预计下一代iPhone将因AI功能引发换机潮。
## Full Content
前段时间的WWDC召开之后,苹果公司悄悄发布了一篇技术博客,介绍了他们自研大模型的情况。我跟一些VC圈的小伙伴聊过这事儿。大家都表示非常震惊:原本以为在AI方面落后很多的苹果,一出手就拿出了全套方案,明显已经赶上大部队了。
大家之前的判断是,苹果现阶段的AI可能会依靠跟大模型厂商合作,比如跟OpenAI合作,在iPhone上搭载GPT-4o这种最先进的模型。但现在发现,这其实是两码事。跟OpenAI合作只是Plus,不是Must——只是为了给用户更丰富的体验,不是一种依赖。在AI方面,苹果还是靠自研,靠自己的能力。
苹果的自研模型分为端侧小模型和云端大模型。这两个模型的能力都非常强悍。
在终端,比如内存8G的iPhone 15 Pro上,苹果部署的是3B的模型,性能达到了很多7B模型的水平。你可以看看其它手机厂商现在的端侧模型体量,就知道苹果这个含金量有多高。
而且,苹果对这个小模型做了特殊化处理。他们给基础模型搭配上一堆adapter。比如有的adapter对总结任务做了强化,那么当用户有这方面需求的时候,就把负责总结的adapter加上。这样的好处是,不需要时刻调用全部能力。
这个判断我在之前有一期讲本地大模型需要什么配置的视频里说过。模型不是越大越好。一切都是有代价的。你看现在大家都选择MoE架构就是这个原因。
在云端,苹果的大模型达到了GPT-4级别。这个挺吓人的。也难怪他们可以不依赖大模型厂商。底气来自实力。
有了AI这张牌,估计下一代iPhone会引发大家的换机潮。这绝对是人无我有的全新体验和购买理由。你想想看,那些安卓手机厂商的模型不够强,而且在手机上的优化肯定也很够呛;而模型厂商呢,又拿不到用户数据访问权限。所以,AI在移动终端落地,苹果是第一个做到的。你觉得,他们股价应该涨到多少?